兩會展公司互指對方“掛洋名”招攬客戶 雙雙把對方告上法庭索要賠償
廣州日報訊 (記者耿旭靜)“亞洲規模最大的××展”、“中國國際××展”,“華南地區唯一××展”……當包含這些噱頭的字眼出現,不少參展企業怦然心動。華南地區不少展會展位價格數千元一個,而貼上洋品牌的展位部分卻高達上萬元。日前,一家會展公司起訴同行冒用洋品牌、虛假宣傳,索賠23萬元;另一家則堅決否認,也跟著一紙訴狀將對方告上法庭,索賠30萬元。雙方因“虛假宣傳”打起了官司。
兩會展企業都指對方虛假宣傳
7月,廣東智展展覽有限公司將上海萬耀企龍展覽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指上海萬耀企龍以“2012中國(深圳)國際繞線圈設備展覽會”、“亞洲規模最大的繞線機、線圈、磁材、絕緣材料、電機制造展”為名稱和內容進行虛假宣傳。同時,以“英國CWIEME展覽公司”為主辦單位的宣傳也涉嫌失實。
廣東智展展覽相關人士提出質疑:“國內最大的相關展覽是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小電機技術研討會暨展覽會,展會規模達到近2萬平方米,上海萬耀企龍的展覽面積號稱7500平方米,實際上還沒有,怎么能稱為最大?”
廣東智展展覽將對方告上法庭,要求刊登道歉公告,并賠償損失人民幣230000元。
10月,上海萬耀企龍指廣東智展展覽的展覽存在虛假宣傳,也將對方告上了法庭。相關律師表示:“對方批文里只有4000平方米,而宣稱8000平方米;批文里主辦單位只有廣東智展,宣傳里卻有香港智展、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微電機分會等。”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由于虛假宣傳行為而遭受的經濟損失人民幣300000元。
目前該官司正在等待判決。
“國際展”成風 展位費水漲船高
記者在一份文件里看到,“展覽會的廣告、會刊等宣傳資料必須真實可靠,不得任意增減主辦單位。”如果上述兩方舉證材料真實,那么雙方均存在“任意增減主辦單位”的行為。
業內人士指出,動輒在展會上加上“國際”兩字,已經成為一種風潮。但實際上“國際”二字有嚴格的規定:境外參展企業需占20%以上。展會也必須由相關部委批準才能使用“中國”字眼。
據悉,部分展會標上“中國”、“亞洲最大展”等字眼后,展位價格水漲船高。業內人士指出:“一般展會價格數千元,但如果是國外權威展,部分展覽價位會飆升至上萬元,甚至接近兩萬元。”
部分行業展覽業過剩 虧損初現
“目前部分行業展覽業存在著過剩的問題。”昨天,一名從事展覽業多年的從業人員向記者透露了會展業“商戰”的原因。比如繞線設備一類的展覽,今年一年僅廣深兩地就有3個,但實際上這一行業非常狹窄,粗略估計全行業具有參展能力的企業僅700家左右,華南地區僅能容納1個展覽。
一家展貿公司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個展覽起碼要4~5個人跟進,一月僅人力成本就2萬~3萬元。再加上宣傳、廣告推介等,一個月起碼要3萬~4萬元的成本,一年下來不包括場地就需要40萬~50萬成本。”如果按照目前的展位價格5000~6000元/每位計算,一旦招商不成功,就會導致虧損。據透露,今年廣州部分公司的展覽開始虧損,一個展會虧損幾十萬元很常見。
若遇展會欺詐 可向工商部門投訴
據悉,早在2009年,就發生過國際名酒節延期半年,主辦方“躲貓貓”的事件。
相關專家指出,目前會展業存在著監管難的問題。比如很多展會只舉辦兩三天,等消費者或參展商發現問題想投訴時,卻發現投訴無門。“現場工作人員都宣稱自己是被雇傭的臨時工,很多展會又是周末展,相關部門根本沒上班。”
專家指出,若遇到展會欺詐,相關人士可以到工商局投訴,要求工商部門調查辦展資格,如確有問題,就由工商部門依據《商品展銷會管理辦法》對該展商進行行政處罰,并監督其全額退還參展商的錢。而在去工商局投訴的同時,可以去法院以“沒有履行合同”起訴,認定其違約責任,申請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