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商業廣場近日舉行招商大會,吸引了包括統一集團、百勝集團、臺灣體驗館、比高影院、中國電信等20家商戶在內的多家品牌企業關注并實現現場簽約。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簽約為會展業發展帶來全新思路,未來的會展中心將不局限于簡單的展覽、展示、會議活動,而是將形成會展業務與商業、餐飲、休閑娛樂等交叉融合的多業態綜合運營模式,這是行業發展趨勢,也將成為會展中心新盈利點。
商戶運營方案“獨家定制”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內的配套商業中心,一方面滿足會展人群的需求,另一方面在非展會舉辦期間,將作為獨立的商業中心運營。在業態規劃上,商業廣場將融合餐飲美食、輕奢時尚、創新體驗、娛樂休閑、創意文化、城市印象等業態。根據國家會展中心配套商業中心的招商要求,國家會展中心商業廣場在引進商家時,國內外商家需要提前出具商鋪設計和運營方案,這個方案是專為國家會展中心獨家定制的,確保商家在這里能夠呈現獨一無二的品牌形象和創新概念。除了20家商戶進行了現場簽約,目前還有300余家商戶有合作意向。
據了解,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的配套商業中心優越的地理位置是讓商家趨之若鶩的原因之一。該商業中心位于整個會展中心建筑的中央,與各展廳相連,也可通過地鐵直達,配備會議室、貴賓室、咨詢臺等展會服務設施,又集各類餐飲、休閑娛樂、展示營銷、精品商店等功能于一體。
會展與商業相輔相成
有業內人士表示,上海國家會展中心擁有40萬平方米的室內展廳和10萬平方米的室外展場,展會將在短期內聚集大量人流。對于商業中心的商戶而言,其品牌宣傳能夠覆蓋大量受眾,這樣的宣傳效果有可能大于廣告投放。北京展覽館副總經理張利表示,會展行業本身就是一個關聯行業,其帶來的短期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國家會議中心副總經理許峰表示,上海國家會展中心作為新一代超大型會展場館,其建造之初就規劃了商業中心與寫字樓,本身具有一定的客流保證。
中國會展門戶創始人黃勇表示,一個商場的盈利能力大于一個展覽中心。商場能夠細分滿足各種商業需求,而展覽中心的發展易受到場地的限制,且其客戶群體單一。對于國家會展中心而言,其收回成本仍需要一段時間,但如果其商業中心后續的招商能夠順利進行,并逐漸形成一個完善的商業“生態系統”,保持盈利能力持續上升,商業中心也將成為國家會展中心的新盈利點。
老舊場館效仿面臨難題
事實上,目前北京展覽館也在進行配套功能的完善提升。張利表示,這一方面的規劃包含引進商戶進駐與北京展覽館自己運營的商業業態。“未來北京展覽館對于配套的設想是多業態的,以會展為核心,包含餐飲、劇場、商業等多個業態。”
雖然會展中心與多業態融合發展已經成為行業趨勢,但是不少場館在發展多業態時也面臨諸多難題。例如,北京展覽館的配套服務設施提升主要還是在現有場地上挖掘空間,與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相比,北京展覽館的改造難度較大,主要面臨土地、資金以及審批這些客觀條件的限制。
針對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對于行業的借鑒意義,黃勇表示,上海國家會展中心不同于一般會展中心項目,其具有科學的前期規劃論證,并且其投資巨大,項目投資額高達230億元。“這樣一個會展綜合體對于新建場館有較大借鑒意義,但是對于很多已經建成的場館借鑒價值有限。因為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土地資源都十分緊缺,除非場館有著很超前的規劃,否則很難在現有場地上進行新的開發,這是所有老舊場館面臨的問題。”黃勇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