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1月16日電 新聞分析:聚焦我國會展業發展三大趨勢
新華社記者王希、李萌
全球經濟深度調整,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會展業未來走勢如何?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對會展業是機遇還是挑戰?在展會去行政化過程中,“政府之手”如何發揮應有作用?業內人士在此間舉行的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上展開了討論。
增長勢頭放緩 行業將重新洗牌
統計顯示,目前中國經濟貿易展覽會總量和專業展館數量均居世界第二、亞洲第一,每年經貿類展會約3000個,展覽面積達8000萬平方米左右,截至2012年底全國已擁有5000平方米以上會展場館316個,可供展覽面積1237萬平方米。
“中國會展業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同時業內對我們與會展發達國家的差距有著清醒認識。”中國貿促會副會長王錦珍說,法律法規不配套、標準體系不健全、公共服務不到位、高端人才不足以及展會質量待提高等都是該行業存在的重要問題。
他表示,未來幾年世界經濟將保持微弱復蘇態勢,中國也迎來了增速下臺階、質量上臺階的經濟新常態,展覽經濟飛速增長的時代基本過去。在市場總量不再急劇擴張的背景下,業界格局可能發生調整,中西部地區的展覽業將得到更多關注,行業性展會的比例將進一步提高。
商務部服貿司副司長呂繼堅說,全球會展業中心向中國的快速轉移,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相關展會正在逐步向中國等亞洲地區集中,這為中國會展業未來國際化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
新技術為傳統展會注入新活力
以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生產生活方式,對于依托傳統產業生存發展的會展行業而言,信息化意味著什么?
在慕尼黑國際博覽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狄克思看來,新技術新手段不能代替人與人、面對面的溝通,數字時代傳統展會仍有發展空間,信息化技術的擴大應用為展覽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技對會展業將發揮建設性還是破壞性影響,完全取決于如何利用。”香港貿易發展局副總裁周啟良說,全球金融危機之后,營商環境總體趨緊,買家傾向下小批量訂單并要求縮短送貨時間,參展商也越來越謹慎地選擇推廣渠道,投入的資源有所減少,展會只是眾多選擇之一,在這種背景下展會的未來還是要依靠科技和創新。
據他介紹,香港貿發局近年來將科技作為促進業務發展、優化服務的手段:網絡等全渠道推廣把展覽的商業周期延伸到展會以外;繼2012年4月推出線上線下小批量采購專區后,去年又推出了附驗證服務的交易功能,全年無休的采購服務已吸引了6000個供應商展示超過10萬件商品;會展與微信等社交媒體結合,令推廣內容更豐富更及時并具有針對性。
從現場數據統計,到線上線下展會共同發展;從信息新技術的應用,到會展科技資本的融合,當前中國會展行業體現出“會展與科技融合發展”的趨勢。據中國貿促會調查,去年幾乎所有展覽會都設立了自己的網站,10萬平方米以上的超大型展會幾乎全部實現了線上與線下展會的結合。
王錦珍認為,作為經濟與產業發展的“晴雨表”,展會應成為廣泛應用高精尖技術的平臺。目前從傳播效果、受眾體驗角度看,無論是參展商還是消費者都歡迎新技術與傳統展會相結合,對這種需求應予以關注。“科技助推會展進步將是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堅持市場化方向 用好“政府之手”
國內會展業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中國長期保持了較高經濟增速,但與政府部門尤其地方政府的強力推動也是分不開的。然而隨著產業整體走向成熟,行政部門過多干預微觀決策的弊端正日益顯現,持續不退的場館建設熱便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貿促會發布的《中國展覽經濟發展報告》顯示,我國場館建設自2010年進入新一輪投資周期后,始終熱度不減,不但京滬穗等核心展覽城市的大型展館正加快展館改擴建的步伐,一些二、三線城市更是紛紛將興建展覽中心作為推動當地會展業發展、拉動社會經濟和城市建設的核心項目。
“展館并非越多越好,展館建設必須與會展業發展水平相適應。”王錦珍說,當前二、三線城市的展會數量有限,尤其是7至8月份展覽淡季期間展館利用率不高。在我國展館競爭已十分激烈的情況下,如果場館供給得不到有效控制,低出租率甚至空置現象將難以避免。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近年來行政體制改革不斷推進,以及各地各部門對政府主辦展會和論壇活動開展清理規范,會展業去行政化效果顯現、市場化運作的力度在不斷加大。
呂繼堅說,使市場在行業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突出是會展業發展的方向,具體而言就是展會由市場主體辦、因市場需求、按市場規律辦。
王錦珍認為,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會展業相對成熟,政府部門應更多放手讓市場發揮作用,形成適度競爭共同發展的良性局面,而中西部地區會展業相對發育程度不足、基礎比較薄弱,政府部門可對展覽業保持關注,在吸引人才等方面出臺一定扶持政策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