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下午,第五屆慈展會新聞通報會在深圳召開
8月24日下午,第五屆慈展會新聞通報會在深圳召開,慈展會組委會副主任兼組委會辦公室主任、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田夫向媒體通報了第五屆慈展會的總體情況和特色亮點。本屆慈展會將于9月23日—25日在深圳舉行。
據悉,第五屆慈展會以“以法興善、助力脫貧”為主題,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將緊緊圍繞國家扶貧攻堅戰略,集中宣傳展示社會慈善資源在參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的先進經驗和主要成果。
75家國際公益機構參展
為創新社會管理、推動社會建設,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民政部等五家主辦單位決定,2012年起,每年在深圳經濟特區聯合舉辦一屆慈展會。目前,四屆慈展會均覆蓋了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港澳臺地區,吸引了4884家機構參展,近64萬人光顧展會,對接項目1675個,合計金額接近191.31億元,舉辦了各類公益慈善活動等854場,培育了一大批公益慈善機構、項目和公益人才,共有420多家新聞媒體的1900多名次記者參與報道,發表稿件逾14500篇,掀起了全民慈善熱潮。
本屆慈展會主會場設在深圳會展中心1號館和6號館,展館面積約45000平方米;在深圳寶安區海裕社區等地設立分會場,展場面積約1000平方米;本屆慈展會主要包括會議研討板塊、慈善主體板塊、資源對接板塊、慈善項目板塊和慈善文化板塊等五大內容。
目前,本屆慈展會已順利完成招展報名工作。據統計,共有來自31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和臺港澳的2600多個慈善組織、企業和個人,以及75家國際公益組織等報名參展參賽,較上屆慈展會參展規模增幅11%。
據悉,本屆展會共設置12個公益主題展區,其中扶貧濟困展區參展機構138個,社會創新展區254個,社會服務展區240個,慈善支持展區146個,教育慈善展區91個,社區發展展區75個,生態公益展區62個,社會責任展區55個,慈善組織展區66個,國際公益展區匯集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5家國際公益機構參展,人才交流展區共有30家關注社會建設人才工作的機構參展和200家慈善組織發布人才需求,慈善城市展區吸引了18個省、市和自治區參展。
十大創新亮點
與往屆慈展會相比,第五屆中國慈展會呈現以下創新亮點:
1.落實慈善法,打造“三全”展會。
在展會定位上,本屆慈展會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圍繞“以法興善、助力脫貧”的展會主題,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致力于打造“三全”展會,即慈善全鏈條展示平臺、慈善資源全要素撮合對接平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慈善行業年度盛會。
2.圍繞慈善生態鏈進行板塊設置
本屆慈展會將以慈善法時代的慈善生態系統構建為核心,將慈善生態鏈條的全環節、全要素融貫內化于展會各項板塊內容。專設慈善文化板塊、會議研討板塊、慈善主體板塊、資源對接板塊和慈善項目板塊,構建了上中下端相互作用、循環促進的“慈善生態圈”,著力提升展會在優化慈善生態格局中的引領作用。
3.打造供給側和需求側有效對接的樞紐平臺
為了將慈展會打造成為慈善資源供給側和需求側高效對接的樞紐平臺,本屆慈展會推動互聯網與公益融合,成立“中國善網”,建立慈善資源供給側和需求側對接清單,為慈善組織、慈善項目和公益產品等各類慈善主體和要素資源,提供全方位宣傳、展示、對接等系統服務。同時,本屆展會將按照慈善資源供給側、需求側和介質三個部分對各類參展主體進行分類布局。其中,供給側用代表陽光溫暖的黃色來標識、需求側用代表生機和希望的綠色來標識,而介質則用黃色和綠色融合產生的黃綠色來標識,從而把不同類別的參展主體放在不同色塊內,創新展區布局方式,讓公眾能夠更加清晰和便捷地辨別需求側、供給側和介質,能夠對慈善生態鏈有個整體的了解和把握。
4.打造國際公益峰會
本屆慈展會進一步聚焦主題,創新會議模式,按照TIFP即跨界、創新、未來、實踐的辦會理念,通過“外圍會議+高峰會議+分議題研討會+閉門會議”層級遞進的會議形式,實現會議研討的專業化、高端化和國際化。目前,慈展會組委會辦公室已在北京、上海、香港、深圳等國內重點城市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地開展了近10場外圍會議,研究制定了國際公益峰會和相關分議題會議方案,將在慈展會期間組織召開20余場研討會議,將邀請230余名國內外公益慈善領域嘉賓參與研討互動。
5.首設人才交流展區
過去人們提到人才,特別是創新型人才,就會想到科技、金融等經濟領域的人才,但社會發展已經產生了并且更需要社會建設領域的創新型人才。今年深圳市委出臺的《關于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就是一個同時鼓勵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領域人才的辦法。以此為重點,第五屆慈展會首次設立了人才交流展區,意在通過宣講會、沙龍、路演等多種方式,宣導國家、各主辦單位和各地特別是深圳市出臺的人才辦法,促進公益慈善領域的人才交流與合理配置,并使他們人盡其才。
6.首設慈善文化板塊
慈善文化處于慈善生態的最上端,有什么樣的慈善文化就會催生出什么樣的慈善生態。因此,本屆慈展會開始關注和研究慈善文化,首設了慈善文化板塊,將深圳會展中心6號館作為慈善文化專館,還將召開慈善文化專題研討會,對慈善文化進行深入研討,以期構建慈善法時代下的新型慈善文化。
7.創新“輕展”展示方式
在2014年第三屆慈展會率先實現“零碳排放”之后,今年又在綠色展會方面有新的突破:探索“輕展”展示方式,用最環保的理念、最少的展裝材料、最簡潔的展區裝置對展館進行規劃設計,重點在于促進慈善資源供給雙方的交流、交誼和交易,再次樹立綠色展會標桿。
8.首次設立分會場
本屆慈展會將在深圳寶安區海裕社區設立分會場,展場面積約1000平方米。分會場為各類慈善主體開辟更為廣闊的活動空間,并將主會場的集中展示對接與分會場的特色交流活動相結合,實現兩者的互補銜接和同步互動效應,提升公眾的參與度和展會影響力。
9.實行中國慈展會會員制
為更好地服務各類參展主體,同時促進各類慈善資源的交流、合作常態化,本屆慈展會實行會員制,招募各類慈善主體成為慈展會會員。會員在注冊時需填寫資源需求及可供應資源,會員系統將以慈善資源供應側和需求側清單為服務核心,努力打造公益慈善行業資源對接的機制和平臺,為優質公益項目及社會服務資源供需雙方搭建起線上、線下、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和對接系統。自5月18日正式開放會員報名系統,截至目前,已有5336個慈善組織、企業、個人和慈善項目注冊成為慈展會會員。
10.認證100家社會企業
第四屆中國慈展會上,中國首個民間社會企業認證辦法出臺,7家社會企業首次認證獲得“民間執照”。經過一年的探索與試行,本屆中國慈展會上,社會企業認證主辦方將公布社會企業認證標準2.0版。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家機構和企業申報了社會企業認證活動。(據《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