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五屆絲綢之路國際生態產業博覽會暨綠色有機產品(張掖)交易會(以下簡稱張交會)順利舉辦,世界各地有機農產品匯集張掖,共同聚焦“舌尖上的安全”。來自德國、英國、法國、新西蘭、巴西、印度等17個國家,以及中國臺灣、香港等地區400多家企業組團參展。
張掖,地處甘肅河西走廊中部,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之美稱,農產品資源豐富,是國家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示范區之一,自然生態多樣而獨特,是中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張掖市委書記楊維俊介紹說,張掖是農產品安全大市,全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穿境而過,灌溉體系完善,耕種條件優越,水土光熱資源富集,使得張掖農產品光合作用充分、病蟲害少、品質優良,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瓜果蔬菜生產基地和全省農產品加工循環經濟基地。目前,玉米制種、畜牧養殖、高原夏菜、戈壁農業、中藥材產業等優勢主導產業已基本形成。
“人們說養生就得先養地,地不好怎么養生?大地是母親,她種出來的果實不安全,那食品安全就無從談起。”在甘肅張掖舉辦的綠色有機產品交易會上,參展商林衛紅說,做農業不能單單靠情懷,還要有高科技力量加入,要想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首先要從土壤入手。
作為一家從事有機農業的公司,林衛紅說,土壤改良、回歸農作物最初的品質是該公司一直追求的目標。目前推出的“細胞肥料”,通過高科技手段,將微藻細胞變成有機肥料,進而改良土壤。“把土壤恢復到有機原始狀態,從根源上來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張掖市副市長陳華在此前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稱,張掖有近600萬畝耕地,土壤沒有受重金屬污染,是天然的綠色有機產品生產基地。目前全市已有25家果蔬種植生產加工企業獲得進出口經營資格,農產品“向西走出去”的通道已基本打通。
陳華還說,張掖是全國五大“西菜東運”基地。2017年,該市蔬菜總產量達320萬噸左右,外運量約為150萬噸。在全國各省市區建成100多個銷售檔口,建成供港澳蔬菜基地,向港澳地區提供鮮食蔬菜。張掖已成為河西走廊向東南亞地區供應鮮活農產品出口最多的地區。
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副會長金其洪說,食品安全問題是全球高度關注的焦點,當前,中國農業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綠色有機產品已成為擴大競爭優勢重要突破口,張掖已成為國內外公認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張交會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綠色有機食品全方位展現,使人們聚焦食品安全。
據了解,張交會是絲綢之路上第一個以綠色生態產業為展示主體的博覽會,已經成功舉辦四屆,累計共吸引國內外千余家企業參展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