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東北亞區域已成為全球經濟中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在吉林省長春市發源的中國—東北亞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北亞博覽會)應運而生。經過十幾年發展,東北亞博覽會逐漸成為東北亞區域政府間對話交流的重要渠道。會議論壇更是成為服務國家倡議、促進吉林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助推“一帶一路”建設向東北亞延伸。迄今共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要參會。
東北亞博覽會一直致力于成為一個高端務實的國際性博覽會,在國家高度重視和支持下,東北亞博覽會在推動區域交流和合作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歷屆東北亞博覽會的成功舉辦,都實現了“功能定位進一步提升、辦展辦會規格進一步提高、會議論壇領域進一步拓寬、展覽展示內容進一步豐富、經貿實效進一步增強”的實效。
促進合作多元化交流
東北亞區域人口近7億,經濟總量約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朝鮮、蒙古國、俄羅斯豐富的自然資源,日本、韓國充裕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中國巨大的市場和人力資源,都在這里高度聚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迅速發展,東北亞區域合作進程明顯加快,各有關國家紛紛呼吁搭建一個高層次、具有權威性和廣泛影響力的經貿交流合作平臺。
在此背景下,2005年4月,國務院正式批準舉辦中國吉林·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從第九屆開始正式更名為“中國—東北亞博覽會”,成為國際上唯一的由東北亞六國共同參與并面向全球各國開展經貿合作、高層對話、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旨在推動東北亞區域和平、合作、繁榮、發展。
伴隨博覽會的更名升格,近年來,東北亞博覽會已從單一的經貿投資展會發展成一個多元交流合作平臺,成為東北亞區域人文交流的重要通道以及東北老工業基地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除了規模逐屆增加,東北亞博覽會的內容也不斷豐富。除了經貿論壇外,人文、旅游等主題活動也在增多,展示更加多元。
“東北亞區域存在多元文化,加強人文交流,推動多元合作,有利于消除分歧,推動區域交流合作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發展。”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院長于瀟說。
與短期的展會相比,建立一個長效合作機制更為重要。這些年來,大圖們倡議、東北亞智庫論壇、中日韓地方政府合作會議等一系列論壇和政府首腦會議延長了博覽會的“生命周期”,也推動各有關國家交流合作的長效機制不斷完善。
增進共識推動共同繁榮
2005年至今,以“面向全世界,服務東北亞”為宗旨的東北亞博覽會已成功舉辦十一屆,影響力逐步擴大,功能定位逐步提升,戰略作用日益凸顯,已成為促進東北亞區域合作、加速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擴大吉林省對外開放的綜合性平臺。
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表示,吉林省是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省份和面向東北亞區域開放的重要平臺,借助這個世界上唯一由東北亞六國共同參與并面向全球開放的國家級國際性綜合博覽會,吉林省激蕩起強大動力,拓展出全新通道。東北亞博覽會成為國際客商發現中國機遇乃至搶占東北亞市場的第一站。
“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輻射區,東北亞區域潛力巨大,東北亞博覽會為各地客商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我們不能錯過。”參加過博覽會的馬來西亞建坤國際有限公司執行主席林祥才如是說。
名優薈萃的商品貿易、領域寬廣的洽談合作、互利共贏的熱切祈愿在這里匯流,也讓中國客商明確了自身產品優勢所在,增強了走出國門、以最優質服務和產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勇氣和信心。
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東北亞博覽會在促進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發展方面起到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2017年9月舉辦的第十一屆東北亞博覽會頗受矚目,會議論壇主題和內容緊緊圍繞智能制造、“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產能合作、互聯互通、跨境合作等國際普遍關注的焦點和熱點話題。
商務部亞洲司司長吳政平表示,東北亞是“一帶一路”合作的重點方向之一。東北亞國家地理相鄰、經濟互補、人文相通,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十分廣闊。“一帶一路”倡導的“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將為東北亞的經貿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機遇。在貿易投資方面,貿易暢通既是“一帶一路”合作的核心內容,也是東北亞經濟合作的重點領域。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本屆博覽會期間,簽約投資合同項目達到235個,合同引資額達2243億元人民幣。
未來,東北亞博覽會將更好地體現展會在地域上的包容性和內容上的廣泛性,將極大地促成我國與東北亞各國在經貿、科技、文化、教育、法律、旅游等多領域開展更廣泛的交流合作。